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15章 番外——复盘夷陵之战

小说已经写完了,终于有时间和读者老爷们一起交流一下三国时期的几场着名战役,今天先聊小说中开篇第一战——夷陵之战。

小说里,主角是借用了教员对三国志中这一战的批注来实现局部翻盘的。

我个人觉得,教员批注的战役规划是非常高明的,但实施起来的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,教员的指挥风格一向是敌人猜不到,就连自己人听了也会觉得难以置信的那种。

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后勤补给问题,当时武陵郡的五溪蛮是站在蜀汉这边的,但武陵与益州之间没有可供大部队通行的道路,万人以上甚至几千人的部队都很难过得去。

这也是关羽一丢江陵,荆南地区就只能选择投降的原因所在,因为就算坚守下去也不可能得到任何支援。

有机会坐火车走渝怀线,也就是湖南到重庆的那条铁路线的读者们,可以留心看看沿途的地理条件到底有多恶劣。

所以,刘备让五溪蛮骚扰荆南,而自己没有派主力部队过去的部署谈不上错,在三国时期,入蜀的通道要么从关中走汉中经剑阁进入平原,要么走水路,也就是现在的重庆方面进入成都平原,大部队没有其它的选项。

邓艾偷渡阴平的那条路线不算常规路线,邓艾能成功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军事以外的地方,邓艾的做法单单从军事上来说就是千里送人头。

小说里主角的成功是作者给的buff加成,放在当时是不可能成功的,如果一定要成功的话,那必须先搞三湾改编或者赣南三整,这也是教员如此批注的底气所在。

话题回到对刘备原本部署的复盘上。

首先,我猜测,刘备的作战目的其实不是夺回荆州,而是借力打力,想让孙权陷入到同时与汉、魏两面作战的困境中去,逼迫孙权让出荆州的部分地区给自己。

可曹丕当时刚刚代汉称帝,出于政治正确的原因,根本不和刘备谈判,还把刘备派去的使者直接杀了,而孙权则通过向曹丕称臣,避开了两线作战的困境,这对东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外交胜利。

反倒是刘备不得不在攻坚夷陵的同时,还分出了黄权的一万人防备上庸夏侯尚部随时可能的偷袭。

第一个结论,刘备在政治和外交上就已经失去了实现己方作战目的的可能性,哪怕他能在夷陵打赢陆逊也很难收复荆州,后边的江陵城只会比夷陵城更难打。

第二点是战役层面的,刘备遇到了一个十分冷静、极其难对付的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