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一百七十七章 泄密之人

黄伊榕深深地望了李世民一眼,接过麻纸后,却没有再做接下来的动作。

李世民会意,很识趣地命令军队后退三十步,而自己,亦转身退开。

待到李世民等人远离,黄伊榕才自香囊中掏出一瓶液体,滴在麻纸之上。黑色的水滴从麻纸中央向四周扩散,最后将整张纸全部浸染。纸上呈现出密密麻麻的数十行小字,不到半盏茶的工夫,字迹又逐渐变淡,最后消失无踪。

黑水与麻纸相互融合,方能显现字体。为确保隐秘性,唐王府与黄伊榕师徒之间,常以此种方法联系。而此融合之法,仅可作用一次。黄伊榕可以肯定:李世民在得到“高人”,也就是黄伊榕的师父洛修,交予的麻纸之后,他并未窥视纸中文字。

黄伊榕又习惯性地咬起了下唇。洛修书信的内容,涵盖了很多信息,有些在她意料之中,有些在她意料之外。

按照纸中所述,唐王府在二十二日前,便收到了“黄伊榕将至祁连找寻龙瀛”的消息。以唐王府极广极密的渠道网来判断,黄伊榕估测第一个散布传言者,应该是在二十四日之前,便着手此事。这与她下玄都峰启程之日,仅仅只间隔了七天。在这七天的时间里,她先是处理了一些个人事务,才往祁连山脉赶。即是说,在她的行程还未走到三成之距时,便有人泄露了这绝密之事!

且说黄伊榕私下去找龙瀛剑,令唐王府的皇族公卿们,心生不满。黄伊榕的举动,非但让许多人对“龙瀛剑在大唐皇宫”这件事造成怀疑,更是让唐王府中人对他们师徒俩产生隔阂。

针对此事,在唐王李渊与众位近臣商议过后,他们认为最好的处理方式,还是对“高人”洛修开诚布公为宜。毕竟,早在十几年前,洛修便给予李唐极多极大的助力。那时唐国未立,李渊尚任职隋臣。至今,李渊亦未能找出这师徒俩,对李唐做过什么不利之举。若说洛修师徒是唐王府的开国功臣,绝不为过。

李唐君臣大多猜测:“寻剑”消息,或许是别有用心之人的造谣。即便是事实,也有可能是洛修另有深意。李渊派人密信洛修,与以往的书信往来相同,将唐王府所知,详尽地写进信中。

洛修收到飞鸟传信后,其震惊程度绝不亚于李渊。

《泣血葬剑》中的秘密,只有他及黄伊榕两个人知晓。对于徒弟,他很是了解。黄伊榕是一个识大体、有分寸之人,龙瀛剑事关重大,洛修深信徒弟绝对会依他之令,不走漏丝毫风声,哪怕是对郭旭扬,他相信她也不会透露。更何况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